2011年9月15日 星期四

從滙豐裁員看企業改革

蘋果日報 2011年09月15日


近日,滙豐銀行在七百億盈餘的巨額盈利下,宣佈將於未來三年裁減三千個職位,引起各界關注。連年虧蝕的企業要精簡人手,削減開支固然無可厚非,可是為甚麼盈利豐裕,佔龍頭地位的企業亦要重整業務,裁員不斷?究其原因,在於社會上對「改革」的盲目崇拜。

精簡人手未必是好事

在市場人士眼中,改革( reform)、改組( reconstruction)跟「新」、「優化」等詞彙一脈相承,帶有褒揚之義。熟悉金融行情者不難發現,即將進行重組的公司往往被市場看好,股價總是大幅上揚。在金融危機,大部份弱勢企業因外來環境改變,被迫紛紛重整業務。部份大企業即使本身未有危機,亦會設法精簡人手,以向市場證明自身有變革的能力,有緊貼市場潮流的觸覺。不管危機是現在還是未來,是外來還是內部,改革總被視為利好因素而盲目推行。
企業股價快速上揚後,眾多股評人自會找尋各種理由使之合理化。可是這種與過去沒有銜接點的盲目改革,往往令公司得不償失。著名經濟學者 E.K. Clemons曾指出,精簡人手長遠對企業未必是好事。在改革的過程中,原本幾經波折上了軌道的商業計劃,連同背後付出無比努力的員工均被無情丟棄;大清洗以後,員工不會為倖存而欣喜,只會着眼於自己成為下回裁員的受害者,士氣與工作動機大幅下降。企業在痛苦的磨合期中明確欠缺方向,各部門領導往往是分頭、甚至往互相衝突的方向前進。結果精簡人手後的企業能轉虧為盈者少於三分之一,能提高生產力者更少於四分之一。

員工對公司難再信賴

對員工而言,過往十年的盲目裁員與彈性合約把「獅子山下」年代的美德─對公司的信賴與忠誠感磨滅殆盡。面對危機隨時降臨,極端不穩定的廿一世紀職場,年輕員工會發現上一代良好的品格表現和職業生涯規劃再無直接關係。犧牲小我,向企業效忠等對個人發展更是百害而無一利,漸漸地,新一代便培養出態度超然,表面上合作,實際各行其是的組織文化。近年僱主總是指摘八十後員工短視、自我、欠責任感和重視門面包裝,其實都只是他們的求生本能而已。
在短期合約盛行的香港,當每位員工的價值都被量化成一堆堆數字,一組組用完即棄的人力「資源」時,到底我們該怎樣告訴我們的下一代,只要有毅力和堅忍,有良好的道德品格,默默耕耘便能迎來出頭天?這對高官、對工商界、對教育工作者、以至對為人父母者每個人而言,也是一個難以解答的問題。

梁亦華
香港大學政策、行政與社會科學教育系博士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