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0日 星期六

[載貼]《生死去來系列》

生死去來系列之一:走到了盡頭

近日有長輩親戚病危,眾人夙夜憂嘆。

雖云自古皆有死,而且都快八十歲的人了,加上兒孫滿堂,本該沒有甚麼遺憾;然而我始終未到達鼓盆而歌的超脫境界,目睹親人處於生死之間,難免心情沉痛。

患上糖尿病和心臟病多年,老人家一直受病魔節磨。昨晚情況告急,我回家途中也要立刻下車轉到醫院去。老人家一度連自己的兒子都不認得,卻一下就叫出 了我的名字。而且除了臉部因戴氧氣罩而有點變形之外,老人家的精神尚可,還一直在跟人說客家話(只是我沒聽懂),看上去不像說得那麼嚴重,令人稍感欣慰。

然而我很清楚,壞消息隨時都會到來。雖然我今天如常上課、出試卷、跟學生嘻嘻哈哈,盡量不讓情緒影響工作,卻不斷檢查手提電話,不斷在想老人家會否 已經撒手塵寰。差不多六時正,才鼓起勇氣致電詢問。幸好今天情況稍有好轉,護士說還要留院觀察幾天。不過大家心裡明白,老人家的身體機能已經嚴重衰退,藥 石無效,現在純粹是苟延殘喘,旁人也幫不上甚麼忙。即使過得了這一關,也只是再多受疾病節磨一段日子,仙遊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親人命在旦夕,這令我忽然間想了很多。從今天起,我會寫幾篇《生死去來系列》,探討生死的問題,也好作自我抒解。


生死去來系列之二:死亡與宗教

宗教的重要任務之一,便是回答關於死亡的問題。

人類自古便恐懼死亡,卻又對生前死後的世界充滿好奇和敬畏。所以世界各地的文化,都發展出自己的宗教,建立起一套又一套的生死觀、鬼神觀,探討人類生存的意義和死後的歸宿。

部份宗教為死後的世界繪畫了一幅美好的圖景。這些宗教的信徒很幸福,因為他們相信了一個關於死亡的完美結局,「解決」了這個恒古以來人類一生中最大 的困擾,讓他們在生命的最後一秒鐘都保持樂觀和希望。然而我認為部份宗教只是止痛藥或興奮劑,它能夠減輕你的痛苦,甚至帶來快樂,卻醫不好你的病。教徒從 宗教上獲得心靈上的滿足,不一定源於他們的神,而更有可能是一種心理上的自我欺騙。只要看看那些互不相容的一神宗教,各自都能為信徒帶來這方面的慰藉,便 能證明這一點。而我,可不是喜歡吃止痛藥的人,所以我一直沒有這些宗教信仰。

不吃止痛藥的代價是必須面對痛楚。我自小已有思考關於死亡的問題;我不斷構想人從何處來、往何處去,但苦思經年,似乎都逃不出人死如燈滅的可怕結 局;這是以目前人類對世界的認知而言,一個最合理的說法。另一方面,古往今來曾經生存過的人如恒河沙數,但無論是怎樣了不起的人,最終似乎仍是逃不過死亡 的宿命。這方面沒有改變的餘地。

於是我亦嘗試向中國哲學尋求抒解。我得承認這也是止痛藥的一種,只是副作用小一點。孔子對死亡避而不談,但莊子卻提出了不少有意思的說法:「人之 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若死生為徒,吾又何患!」又說「人之生也,與憂俱生,久憂不死,何苦也!」不過這些都未算一矢中的,最能觸動心靈讓我 釋懷的,還是莊周夢蝶的寓言:「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遽遽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蝴蝶之夢為周與?周與 蝴蝶必有分矣。此之謂之物化。」或者人生真是一場夢,就像電影 Matrix 裡面的那些虛擬人生。身在夢中,自然不知道夢外有沒有其它世界。如果有的話,夢外的世界會否才是真實世界呢?還是夢外的世界本身也只是另一層的夢境呢?

延伸閱讀:生與死


生死去來系列之三:為何怕死

人類對死亡的恐懼分為兩種:恐懼自己死亡和恐懼別人死亡。

有一篇題為《孔子的生死觀》的文章,作者黃慧英述說了人們恐懼死亡的原因,重點如下:

  1. 喪失自我認同,即感受到「我」這個身份即將消失,害怕人死如燈滅。
  2. 基於不了解而來的恐懼,害怕獨自面對未知的未來。
  3. 執著於延續,希望有一個永遠的「我」,在這個世界或死後的世界延續不變。
  4. 追求滿足的慾望,令我們害怕失去在生時所擁有的東西,也再無法追求那些未實現的慾望。

至於懼恐別人的死亡,主要是恐懼由此帶來的悲傷。作者指出,對別人的死亡感到悲傷,是由於我們覺得永久地失去了他,令我們對延續的希望幻滅。

但我認為,這方面的悲傷,也是因為與瀕死者的「感通」,即由於與瀕死者的感情,而對他的痛苦感同身受。

雖然我們感受不到瀕死者身體上的痛苦,但很自然會把自己代入對方的角色,想像對方此刻面對死亡的感受,感受到上述對死亡的恐懼:我們會想,在這死亡 隨時降臨之際,眼前的一切都將突然離我而去,今日一別或者後會無期。我可能過不了今晚,可能永遠不能走出這個病房,可能再也看不見明天的太陽。世界如此多 姿多采,可是那一切都將與我無關,而伴隨著的只有永遠的黑暗。

可以說,對別人死亡的悲傷,跟對自己死亡的恐懼連在一起。

這種感通不單存在於我們與親人之間,也存在於一切其他事物,只是由於我們與瀕死者有不同的關係和相似性,而有程度上的分別。

有些人看見蟑螂,會不假思索地一腳踏死之。如果說有甚麼猶豫的話,只因覺得蟑螂屍體會弄污地板,而絕不是出於對這種小昆蟲的惻隱之心。釣魚的人以殺 生為娛樂,當他們為自己的收獲而高興時,卻不會把自己代入魚的角色,想像被那魚鈎鈎著的痛苦。然而,當看見紀錄片上有哺乳類動物被獵食者追捕、有貓狗被虐 待時,我們卻會代入受難者的角色,希望受難者逃脫。而當死因庭在調查梁成恩如何被殺時,我們更會義憤填膺,指摘兇徒並為死者的家人感到難過。

我們既不認識那隻可憐的獵物,不認識那被虐的貓狗,也不認識梁成恩。對他們的死亡的悲傷,自然不是因為害怕永久失去他們。受難者跟我們越接近越相似,我們對其感同身受的程度越高,我認為這才是悲傷的來源。


生死去來系列之四:陰影中盼望

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
--《道德經》第廿三章(節錄)

人類自生命形成那一刻起,便開始步向死亡。

只要人的壽命有限,人距離死亡的日子便是有限的。慶祝生日,一方面是慶祝我們來到世界上,潛台詞卻是我們向死亡又邁進了一年。然而人們通常只有在夜瀾人靜、或者經歷別人的死亡時,才會想到這人生的黑暗面,原因是我們對生命仍抱有盼望。

一般人平日總是在忙。我們會把大部份的心力,投放在建立事業、建立幸褔家庭,或者滿足其他各式各樣的慾望。我們總是對未來充滿憧景,盼望自己終有一 天會得到所追求的東西。追求到之後又如何?很少人會繼續想下去,尤其是很少人會聯想到,不論我們得到甚麼,大限到來時兩腳一伸,還是要回歸塵土。即使想到 這一層,宗教和哲學早就提供了美好的「結局」,抒解了人們在這方面的恐懼。尤幸如此,人類才有生存下去的動力,不致於被死亡的悲觀撲熄了生命之火。

自殺的人,如果真是經過思考而作出自我了結的決定,可能正是由於對未來失去了盼望,覺得世界上已經沒有可以追求的東西。這不是因為他們沒有了慾望, 而是因為覺得自己沒有能力去追求,前路只餘一片灰暗,再生存下去已經沒有意義,認為一死了之是個更好的選擇。反之,那些仍對未來有所盼望的人,尤其是有宗 教信仰的人,即使遇到很大的逆境,也較能支持自己生存下去。

殺身成仁、捨身取義者卻是例外。他們並沒有失去對未來的盼望,只是他們並不把生命放在首位,所以甘於捨棄生命,以追求他們所認為比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可能是死後世界的幸褔,也可能是人世間的道德價值。


生死去來系列之五:人生苦樂

對生命懷有盼望,是支持人類生存下去的重要泉源。然而生命的苦樂是相對的,有些人認為死亡雖然令人恐懼,但是在生者也不見得很幸褔。

其中,佛家對於人生所經歷的痛苦,有很深刻的描述。佛家提出六道輪迴的說法;六道有等級之分,從下而上分別是地獄道、畜生道、餓鬼道、阿修羅道、人道、天道。然而即使貴為天道,亦不過是六道眾生之一,所受果報亦只是暫時性的,死後仍要經歷輪迴之苦。

六道又稱六凡界,六凡界之上還有四聖界,與前者合稱十界。四聖界由下而上依次為聲聞、緣覺、菩薩、佛。只有修成四聖界,才能超脫輪迴,免受其苦。佛 家提出六道輪迴的說法,一方面為在生者所受的苦提出一套「理論」基礎,另一方面給人帶來希望:只要修成正果,即能脫離輪迴。可以說,佛家並不把生命的希望 寄放在塵世,而是寄放於死後那形而上的世界。

然而我比較傾向於及時行樂。生而為人,生老病死自不能免。但快樂與否,除了受生命中的經歷影響,也很取決於當事者的想法。樂觀者遇到逆景,也能積極面對。悲觀者稍有不順,即覺生無可戀。

有些人雖然覺得生活很苦,但仍一心想著努力賺錢,盼望退休後再來享褔,這是他們生存下去的動力。然而死生有命,我們不能假設一定可以生存到退休後享 褔那一天。即使我們身體健康,仍然可能隨時死於非命,那只是機會率大小的問題。同時,快樂與否也不完全在於財富多寡,現在受苦也不是將來退休享褔的必需條 件。我們絕對可以一方面及時行樂,另一方面為將來的生活舖路。為生命的過程而努力,比起為生命的結果而擔憂,更加令人快樂,因為生命的最終結果只有一個, 便是死亡。

進一步說,對個體而言,死亡也是一種奮鬥的動力,因為我們必需在有限的時間內追求人生目標。而對整個生物族群來說,死亡作為個體生命的終結,對於人 類甚至一切生物有著更大的積極意義。從天擇的角度看,沒有個體的死亡,物種便不能不斷演化。可以說,個體的死亡,成就了族群的進步和繁衍,這種想法為死亡 賦予了意義。當人們把自己的精神昇華到整個生物族群的高度,甚至是整個宇宙的高度,便會發現個體的苦樂存亡,都只是宇宙間至為微不足道的一件事。這或可以 幫助人們排解生老病死的痛苦。

結語

從對死亡的恐懼,到謀求在生時的幸褔與死後的哀榮,進而探討生命的意義,人類文明便是以此為動力發展起來的。死亡奪去肉體的生命,但沒有肉體的死 亡,人類個體以至族群的生命可能更快趨向於另一種形式的死亡。廣義上說,有死亡才有生命,生命是死亡的充份條件,死亡是生命的必需條件。

(《生死去來系列》至此結束。)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