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明報] 燒錯屍事件看中國傳統精神 慎終追遠

衛生署轄下大圍富山殮房,日前發生遺體調亂燒錯屍」事件。一名九旬老翁早前病逝,其家人到殮房領取遺體打算即日火葬,但發現遺體不是父親,追查下才知父親的遺體已另一家庭錯認及火化。老翁家人直斥事件「離晒譜,斷言要循法律途徑追究責任。究竟,喪禮在中國社會有何意義?它與中國人強調的「孝」道,又有什麼關係?


中國是一個重禮的社會,喪禮具舉足輕重的意義。親人去世,家人遵照傳統禮儀,為逝世者辦理喪事,是「孝」的表現,也提醒後世飲水思源,勿忘祖先。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劉創楚指出,喪禮在中國源遠流長,早在《禮記》已有記載。「後人透過喪禮,表達對先人慎終追遠。簡單來說,喪禮是一種儀式,慎終追遠是一種精神。」

慎終追遠 民德 歸厚

「慎終追遠」出自《論語‧學而》曾子的說話:「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慎」是慎重,「終」是指壽終、父母死亡,「追」指祭祀、懷念,「遠」則是祖先;意即認真辦理父母親的喪事,追懷、祭祀祖先,老百姓的品德就會忠實厚重。

《孝經‧開宗明義章》提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毁傷,孝之始也。」意指我們的身體、頭髮、皮膚,都是父母給我們的,所以不作傷害身體的事,就是孝順的根本。為父母辦喪是追本溯源,表達我們對父母的不捨和感激之情,故中國人認真對待喪禮,甚至辦得有體面。

萬世師表孔子以守喪3年的禮節來提倡孝,認為這是一種禮節。孔子在父親死後,在其墓地附近搭棚3年陪伴,以盡孝道來感謝父親的養育之恩,並提倡守喪3年。某次,其弟子宰予跟孔子論守孝︰「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宰予認為父母死了,要守喪3年,為時太長,他指一個人如果3年不進行各種禮樂活動,禮樂活動便會崩壞,故建議喪期由3年縮為1年。孔子聽後,痛罵宰予不仁,「子生三年,然後免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則也。予(宰予) 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孔子認為孩子在3年後才脫父母之懷,理應為父母守孝3年,故質問宰予也是從父母那裏,得來3年的養育之恩(見《論語‧陽貨》)。

祭祀祖先 孝的延續

中國人認為死亡並不代表死者和家屬斷絕聯繫,故後人會透過祭祀祖先,表達對先人的尊敬及懷緬,是孝的延續。劉創楚教授指出,祭祀祖先在中國源遠流長。早前在河北出土8000多年歷史的仰韶村,除發現10多間房屋,附近還有墳墓,足見祭祀祖先在8000多年前已出現在中國。而在每年清明節,不少孝子賢孫都會去掃墓,懷緬祖先,世代相傳。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杜牧》這首詩歌描繪了孝子賢孫在清明節掃墓的情况。不過,這個紀念先人的日子,源於何時?清明節起源於寒食節。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寒食節是……

寒食即禁火,只能吃冷或預先煮好的食物。相傳這個習俗起源於春秋時代,當時晉國有人欲害死大公子重耳,忠臣介之推(又名介子推)便護送重耳逃亡,甚至在飢寒交迫之際,割下自己的肉給重耳吃,希望日後他安然回國,當上國君,並勤政愛民。

10多年後,重耳終於回國當上了國君,即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並逐一犒賞流亡期間曾協助他的人,卻忘了介之推。他經旁人提醒,才趕忙差人請介之推前來領賞。可是,介之推已和母親到深山隱居。晉文公與臣子在山中遍尋不獲,有人提議放火燒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會救母親出來。可是,大火燒了3日3夜,仍不見介之推。火熄滅後,人們在一棵柳樹下發現介之推背着母親的屍體。晉文公非常傷心和懊悔,將二人安葬在柳樹下。晉文公將放火燒山的一天,定為寒節,規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紀念介之推的忠誠。

第二年,晉文公與群臣素服登山祭奠介之推,他們發現安葬介之推的老柳樹死而復活,晉文公上前折了柳枝,圍成圈兒戴在頭上,並命名柳樹為「清明柳」。百姓將楊柳編成圈兒戴在頭上,並將楊柳掛在門外以示紀念,逐漸演變成今天的清明節習俗。

●披麻帶孝

中國人重視禮節,更將傳統習俗和禮儀融入生活中,服飾在傳統的四大禮儀:誕生、成年、嫁娶及喪葬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喪葬上,中國人忌穿華麗衣服,家庭成員會披麻帶孝,穿上孝服,稱為「上孝」。孝服的顏色是白、黑、藍和綠。兒子、媳婦、女兒的關係最親密,要穿棉製的白色衣褲。帶孝則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如果死者是男性,則戴在左袖,女的則在右袖。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