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糊塗」是鄭板橋最膾炙人口的名言,橫書四個大字,下有四十六個小字注:
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乾隆辛未秋九月十有九日,板橋。
「難得糊塗」的「糊塗」意謂:看似頭腦不清楚,實則大智若愚。處事待人,內心清楚,表面昏庸,此假糊塗之境界,頗為難得;因為世上的人,無論賢愚不肖,都不願意做糊塗人。
「難得糊塗」由其落款,可見作於乾隆十六年(1751),板橋年五十九歲,時任山東濰縣縣令。此四字下面的小注,比正文更耐人咀嚼:
第一,「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轉入糊塗,更難。」表面上似乎有點矛盾,其實並不費解。人皆求聰明,聰明當然不容易,此理至為明顯。糊塗即昏庸,此有何難?緣此糊塗並非通行的所謂昏庸,而是假痴假呆,故作昏庸,自甘示人以愚弱。常人往往心存機心巧詐,自作聰明,賣弄小聰明,逞巧鬥智而流於聰明過頭。如此聰明過頭的愚蠢,最惹人嫌惡厭棄,所以《論語‧公治長》孔子讚美甯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至於「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難」,則由於糊塗人難得聰明,聰明人又難得糊塗,處世守身之道,莫貴乎聰明中帶一點糊塗。
第二,「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也。」此具體落實到處世,切忌搶先、占便宜,得理要饒人。「放一著」原係下棋用語,饒讓對奕者一著。與其逼人太甚,毋寧放他一馬。鄭板橋受到堂弟家書,告以鄰人侵地事,答以「再讓一尺又何妨」。諺云:「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此俾免對方惱羞成怒。更重要的是自己心安理得,不求福而福緣自生。
「難得糊塗」作為座右銘,理應不是鄭板橋的專利。常人一味聰明,荊棘叢生,易招怨尤,反不若糊塗之為妙。「當下心安」尤屬人生高境。行事若圖後來福報,有所冀而意氣難平。苟能拋卻「圖報」之心,則心安理得,心平氣和,生命自然獲得舒暢。其中真氣、真意、真趣,實乃上上大吉!
http://www.cdn.com.tw/daily/2004/06/14/text/930614e2.htm
所謂糊塗,乃是指一個人的頭腦不清楚,不明事理;亦指事務混亂不清。本是一個損人的用詞,但是自從明代鄭板橋手書<難得糊塗>這四個字後,卻從此翻身,好多人將這四個字奉為做人處世之座右銘,或懸於廳堂,或掛於臥室,用以省己醒人。
於 是乎,當行事敷衍馬虎、終日渾渾噩噩、待人接物不求甚解時,只要哈哈幾聲<難得糊塗>,就可以為自己的懶惰打圓場;當路見不平不想拔刀相助,或見人遭逢不 幸不想伸出援手時,只要故作感慨狀:「世道詭譎,人心難測,真假難辨,難得糊塗哪!」就可以為自己的私心找到心安理得的理由;當碰到不義的事,不僅不願伸 張正義,還想借機從中漁利,只要打著<難得糊塗>的幌子,良莠不分,善惡不明,熱衷於和稀泥,表面上皆大歡喜,實際上是利慾薰心。足見這四個字妙用大矣!
但是,這般的行事作為,果真得鄭板橋所謂<糊塗>之真諦嗎?非也!非也!鄭板橋所題<難得糊塗>四個字旁,尚有注云:「聰明難,糊塗難,由聰明而轉入糊塗更 難。放一著,退一步,當下心安,非圖後來福報了。」足見鄭板橋所謂的<糊塗>,乃是對世事洞明、對人情練達後所表現出來的寬容、豁達及大度。亦即指為人做 事的通達明察,即能否泰然處之,善而待之;能否不求全責備,嚴己寬人,得饒人處且饒人。這種糊塗,才於人於己於事都有益處。當然,這種糊塗難得。能得者必 須是心裏明白,否則糊塗不起來。所以鄭板橋所謂<難得糊塗>之緣由,實則是<難得明白>的呀!
鄭板橋曾送一幅長卷給朋友,卷中畫著一叢搖曳有致的蘭花,幾竿清瘦孤標的勁竹,幾塊錯錯落落的石頭,其中再穿插數株荊棘。鄭板橋於畫上題著:「滿幅皆君子, 其後以荊棘終之,何也?蓋君子能容納小人,無小人,亦不能成君子,故棘中之蘭,其花更碩茂矣!」這是何等寬大、豁達、明白的心胸呀!那麼,怎樣才能算是心 裏明白?明者,鏡也;白者,水也。指的是認清宇宙萬物的變化發展規律,不存狂妄之想,不作非份之舉,以獲取智慧明心。惟其,才能豁達大度,不強人所難,與 人和睦相處;才能不急功近利,順其自然,靜待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或者這種<明白>人的心境,就是蘇東坡所謂「空山無人,水流花開」、「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那種幽淡、淵妙、高遠的境界吧!
http://blog.xuite.net/wang4231/4231/956876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