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作家剖析互聯網發達導致閱讀能力下降
以寫作一系列網路書籍而知名的《哈佛商業評論》前編輯尼古拉斯·卡爾日前在2008年7-8月號的《大西洋月刊》撰文,以《Google是否讓我們越變越傻》為題,痛苦地剖析自己和互聯網一代的大腦退化歷程。卡爾不是唯一一個遇到此種問題的人。他向朋友們傾訴,竟然得到許多共鳴:“我再也讀不了《戰爭與和平》了。我失去了這個本事。即便是一篇blog,哪怕超過了三四段,也難以下咽。我瞅一眼就跑。”
一些專家認為,互聯網改變的不僅是人類的閱讀方式,或許還有思維方式,甚至自我。
“過去幾年來,我老有一種不祥之感,覺得有什麼人,或什麼東西,一直在我腦袋裏鼓搗個不停,重繪我的‘腦電圖’,重寫我的‘腦記憶體’。”尼古拉斯·卡爾在《Google是否讓我們越變越傻》中寫道,“我的思想倒沒跑掉───到目前為止我還能這麼說,但它正在改變。我不再用過去的方式來思考了。”
他注意到,過去讀一本書或一篇長文章時,總是不費什麼勁兒,腦袋瓜子就專注地跟著其中的敘述或論點,轉個沒完。可如今這都不靈了。“現在,往往讀過了兩三頁,我的注意力就漂走了。我好煩,思緒斷了,開始找別的事兒幹。”他總想把心收回來,好好看會兒書,投入的閱讀以往是自然而然,如今則成了一場戰鬥。
思維呈現“碎讀”特性
卡爾找到了原因。過去這十多年來,他在網上花了好多時間,在互聯網的資訊汪洋中沖浪,搜尋。對作家而言,網路就像個天上掉下來的聚寶盆,過去要在書堆裏花上好幾天做的研究,現在幾分鐘就大功告成。Google幾下,動兩下滑鼠,一切就都有了。即便不工作的時候,他也很可能是在網路密林裏覓食:讀、寫電郵,瀏覽新聞標題和blog,看視頻節目,聽podcast,要麼就是一個鏈結一個鏈結地瞎轉悠。
“對我來說,”卡爾寫道,“對別人也是如此,網路正在變成一種萬有媒介,一種管道,經由它,資訊流過我的眼、耳,進入我的思想。”
資訊太豐富了,我們受用不盡,也不忘感恩戴德,卻往往忽視了要付出的代價。正如麥克盧漢40年前所說,媒體可不僅僅是被動的資訊渠道。它們提供思考的原料,但同時也在定義著思考的過程!“網路似乎粉碎了我專注與沉思的能力。現如今,我的腦袋就盼著以網路提供資訊的方式來獲取資訊:飛快的微粒運動。”卡爾說,“過去我是個深海潛水者,現在我好像踩著滑水板,從海面上飛馳而過。”
長期在密歇根醫學院任教的布魯斯·弗裏德曼(BruceFried-man),今年早些時候也在自己的blog上寫到互聯網如何改變了他的思維習慣。“現在我已幾乎完全喪失了閱讀稍長些文章的能力,不管是在網上,還是在紙上。”他在電話裏告訴卡爾,他的思維呈現出一種“碎讀”(staccato)特性,源自上網快速瀏覽多篇短文的習慣。
倫敦大學學院以五年時間,做了一個網路研讀習慣的研究。學者們以兩個學術網站為對象───它們均提供電子期刊、電子書及其他文字資訊的線上閱讀,分析它們的瀏覽紀錄,結果發現,讀者好像“一掠而過”,忙於一篇又一篇地瀏覽,且極少回看已經訪問過的文章。他們打開一篇文章或一本書,通常讀上一兩頁,便“蹦”到另一個地方去了。有時他們會把文章保存下來,但沒有證據顯示他們日後確曾回頭再讀。
報告說:“很明顯,用戶們不是在以傳統方式進行線上閱讀,相反,一種新‘閱讀’方式的跡象已經出現:用戶們在標題、內容頁和摘要之間進行著一視同仁的‘海量瀏覽’,以求快速得到結果。這幾乎可被視為:他們上網正是為了回避傳統意義上的閱讀。”
“電腦將成為我們的思想”
塔夫茨大學的心理學家、《普魯斯特與魷魚:閱讀思維的科學與故事》一書作者瑪雅妮·沃爾夫(MaryanneWolf)說:“我們並非只由閱讀的內容定義,我們也被我們閱讀的方式所定義。”她擔心,將“效率”和“直接”置於一切之上的新閱讀風格,或會減低我們進行深度閱讀的能力。幾百年前的印刷術,令閱讀長且複雜的作品成為家常之事,如今的互聯網技術莫非使它退回了又短又簡單的中世紀?沃爾夫說,上網閱讀時,我們充其量只是一台“資訊解碼器”,而我們專注地進行深度閱讀時所形成的那種理解文本的能力、那種豐富的精神聯想,在很大程度上都流失掉了。
沃爾夫認為,閱讀並非人類與生俱來的技巧,不像說話那樣融于我們的基因。我們得訓練自己的大腦,讓它學會如何將我們所看到的字符譯解成自己可以理解的語言。
卡爾引用神經學家的觀點,證明成年人的大腦仍然頗具可塑性,而歷史上機械鐘錶和地圖的發明,同樣說明瞭人類如何因此改變了對時間與空間的思維。互聯網正是今日的鐘錶與地圖。
網路的影響遠遠超出了電腦螢幕的界限。當人們的思維方式適應了互聯網媒體的大拼盤範式後,傳統媒體也會做出改變,以迎合讀者或觀眾的新願望。電視節目加入了滾動字幕和不斷跳出的小廣告,報刊則縮短其文章的長度,引入一小塊一小塊的摘要,在版面上堆砌各種易於瀏覽的零碎資訊。今年3月,《紐約時報》便決定將其第2和第3版改為內容精粹,以使忙碌的讀者可以快速“品嘗”新聞。
“沒有哪種溝通系統能像互聯網今日所為這樣,在我們的生活中發揮如此眾多的作用───或者對我們的思維模式產生了如此廣泛的影響。”卡爾寫道。Google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說,該公司致力於將“一切系統化”。
Google還宣佈,其使命是“將全世界的資訊組織起來,使之隨處可得,並且有用”。通過開發“完美的搜索引擎”,讓它能夠“準確領會你的意圖,並精確地回饋給你所要的東西。”問題是,它會使我們越變越蠢嗎?
“我感覺得到。我感覺得到。”卡爾最後說,庫布裏克黑色預言的實質在於:當我們依賴電腦作為理解世界的媒介時,它就會成為我們自己的思想。(康慨 編譯 來源:《東方早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