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學生,知道有完卷的一刻,就會把握時間,把精華寫在考卷上;一位球員,知道球賽快會完結,就會運用戰術,發揮渾身解數,爭取入球取得勝利;一位旅者,知道自己快要回家,旅程快要結束,就會好好計劃旅程,把握時間,只到訪一些自己認為最值得遊覽的地方。人生也有終結,但不知怎的,人總是忘記自己的「死」,或不願面對自己的終結,以致自己的生命,都在虛耗之中。
最近,我讀過一本小書《訪問死亡:大學生的生死筆記》,圍繞「死亡」這話題,作者黃慧英問了一群大學生幾個問題,包括:我們為什麼怕死?我們如何面對自己至親的離開?假如我們患有不治之症,我們打算做什麼?這幾道沉重而「遙不可及」的問題,似與一群年青大學生格格不入。怎料,死亡帶出的議題,原來是如此貼身!
死亡,是怎麼一回事?
很多原因導致大家不願談「死」。年輕人回答說:害怕與親人和朋友永久分離,害怕過程帶來的痛苦,害怕「死亡」突如其來,把自己與家人殺個措手不及,害怕死後孤獨,沒有人記得自己。還有,大家對「死亡」的未知,還有很多未做完的事……
可是,孤獨感、不安、突如其來的不幸遭遇,以及由死亡而產生的害怕感覺,原來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的,可能是親人的離開,可能是失戀、離開相識多年的好友、遺失自己心愛的物件。我們「忘記」了死亡,同樣亦不願面對自己失去或錯失某人某物。然而,這些忽略,教我們不懂如何珍惜生命,抓緊眼前的東西,亦不懂面對自己。
於是,作者要大家想像自己面對死亡,會如何反應?「如果我患上絕症,我會………」結果,絕症不是催促生命完結,乃是催生真正的生命。當然,有人害怕自我形象降低,害怕要家人照顧自己,失去獨立性而躲在一角!但有更多同學,選擇向最親的人講出心底的話,向自己最愛的人表白,認真地計劃和善用剩餘的日子去幫助別人,大家都設法活得更有意思,願意放下過往的執著,更認真的面對生命,思索當中的價值。其實如作者所說,死亡,就是成長的最後階段。
只是,要現代人接近或思索死亡,又談何容易呢?數年前,看過一本書《生死之歌》,作者比較現代人和古代人的死亡。從前,臨終病人會在家裡死去,他的家人會在旁見証他的離去,人可以親身目睹死亡的過程,死亡可以是如此接近。在某些部落社會,我們依然可以看見,臨終的人在死亡前,家人或整個部落的人都會聚首一堂,見証著親人的離去,承認生命恆常的本質。相反,現代人臨終前會在醫院,醫院讓一個瀕臨死亡的人在完全無菌的環境下死去,與家人、朋友、寵物和自己熟悉的環境隔離,死亡就跟我們熟悉的環境隔離。死亡,對現代人來說,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所以,人總容易忘記死亡。
海德格說過,人只有面對死亡,才能正視自己的生命,重新確立自己生命的意義。這書的信息,就是當中的具體展現吧。
《訪問死亡:大學生的生死筆記》
作者:黃慧英
出版:2006,香港,進一步出版社